多校区办学格局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进行分析

2016-12-05

摘 要: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期间,许多高校为了改善扩招带来的办学条件不足等问题,纷纷在远离老校区的城市边缘或郊县建设新校区。在这种办学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本文从多校区办学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体系内容和收获建议等方面,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对多校区办学格局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39-02

当前,就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新校区存在文化底蕴缺乏、地域偏远、文化活动开展条件不足等诸多困难,不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1]。而另一方面,新校区整体规划和布局先进,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开拓新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文化活动内容等方面提供了老校区不可比拟的有利条件。

西安石油大学自2001年启用潘家庄大学生园区,2009年9月开始启用户县新校区,目前共有三个校区,其中一、二年级主体在新校区,三、四年级在老校区和潘家庄大学生园区。多校区办学模式下使得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在内的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几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多校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机遇,致力于在实践探索中研究和解决这一重要问题。

一、明确多校区办学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

西安石油大学在三校区办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引领、始终坚持文化先行,经过研讨、论证、调研、实践、总结等过程,逐步提炼出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及目标。

多校区办学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引领,高等教育规律为基本法则,结合多校区办学的实际需要,以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为关键,以落实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升校园文化环境为落脚点,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指导,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着力建设体现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及多校区办学需要的校园文化[2]。

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坚持软硬件建设并举,人文氛围和自然环境相融,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互补,实现新、老校区的文化传承,推进新校区的文化创新与发展,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一批校园文化基地,确保形成多校区之间校园文化活动息息相关、信息交流、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新局面,满足学生个性培养和能力发展的文化需要[3]。

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三大工程”,不断完善和丰富多校区校园文化新体系

1.突出石油行业特色,实施“石油行业优良文化传统主题教育”工程,统领新、老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培育良好的石油文化氛围。如在校内树立“铁人”王进喜雕像、摆放抽油机微缩模型、新校区内部分道路、场馆以石油石化行业单位名称命名,彰显石油传统、特色及精神,对大学生石油光荣传统的教育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开展。

二是充分利用校园教学楼内各种展板橱窗、影响教学设备、LED大屏幕播放等多种形式,把石油工业发展史、学校发展历程、人才培养理念、科研攻关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各方面丰硕成果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宣传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石油人的优良传统。

三是开展以石油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如在新生入学时集体组织观看《铁人》影片,举办石油精神教育专题展览,利用石油主题文化广场资源,开展铁人塑像前入党宣誓等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油田现场参观实习等,使石油精神内化为学生努力学习、献身石油事业的自觉行动。

2.整合校园文化资源,三校区各有侧重,实施“精品校园文化项目建设工程”

一是校史纪念馆文化。西安石油大学以建校60周年校庆为契机,在新校区规划、建设了校史馆及全国高校唯一一所“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通过资料记录和实物展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学校办学的艰辛历程,大力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形成优良的石大校园主题文化。

二是学术讲座文化。学校坚持内容多元化、多样化原则,开办面向全校学生的系列学术讲座,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每月在三个校区轮流举办一次“明德大讲堂”高层次系列学术文化报告会,每周在新校区举办一次“石大青年论坛”。2010年“明德大讲堂”邀请了著名作家陈忠实、经济学家白永秀、华黎明大使等专家,开讲8次;三个校区定期举办“石大青年论坛”17次,参与学生累计达到2.5万人次。

三是纪念日节日文化。学校着力打造“三节、三进”纪念日节日文化品牌,办好大学生“五四”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新校区大学生阳光体育节,大力开展高雅艺术、名家讲座、优秀电影等活动进校园,促使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大学生“五四”文化艺术节迄今已经举办20届,举办大学生科技节5届、新校区大学生阳光体育节2届,先后邀请中央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西安音乐台、西安世园会大篷车来新、老校区演出。在此基础上,院(系)级层面积极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先后形成了“春之声”诗文朗诵、“秋之韵”演讲比赛、“智者杯”辩论赛等一批品牌活动,并逐渐由老校区向新校区延伸。

四是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学校注重宿舍文化的内涵建设,形成了以宿舍内务卫生为基础,以文明宿舍评比为抓手,以友爱互助、团结进取、崇尚知识的宿舍氛围为目标的特色鲜明、积极向上、实用性强的宿舍文化建设具体方案。各院(系)结合实际,大力开展“文明宿舍建设月”、“宿舍文化节”、“宿舍文化体育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归属感凝聚、文明习惯养成、舍友互励共进的作用。

五是社团文化。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学校大力支持学习型社团,努力发展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型社团。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和扶持成立了包括轮滑、攀岩、登山等符合“90后”学生兴趣爱好特点的新兴社团组织,培育新校区校园文化活动的新亮点。

3.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以老校区为基础、新校区为重点,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一是石油主题广场。基于学校多年来始终重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石油优良文化传统教育的工作基础,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先后向西安石油大学捐赠了铁人王进喜塑像、抽油机实物等,学校积极依托这个资源,整合建设形成了石油主题广场,成为学生接受铁人精神教育,举行入党宣誓、主题班团会等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中共陕西省委原副书记杨永茂等领导同志亲临学校为“铁人”王进喜塑像揭幕。

二是文化素质教育课堂。为不断充实教育资源,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学校在新、老校区同时开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室每天安排播放世纪大讲堂、复兴之路、大国崛起、望长安、大秦岭、国家地理等文化素质拓展影视资料,满足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学习需求。陕西省教育厅网站专门报导并高度肯定了西安石油大学这项素质教育阵地建设情况。

三是学生学习服务中心。为满足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需要,学校在新校区学生公寓每层建立学生活动室,并依托活动室,建立了学生学习服务中心,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校增加投入,配备电脑、复印机等设备,定阅报刊杂志,提供网络信息查询服务,组织教师面向学生开展学业咨询、生活咨询等答疑解惑活动,定期开展专题小型交流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四是周末露天电影院。为满足广大学生周末及节假日文化生活需求,学校在新校区开办周末露天电影院,每周五及其它法定节假日安排放映电影。同时,将周末露天电影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文化教育阵地来建设,依托这个平台,穿插播放文明礼仪专题片、廉政文化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影视短片资料,拓展和增强了这个阵地的教育功能。

三、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收获和建议

高等教育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与优秀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文化育人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和内容。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老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是对老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展[4]。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紧密结合,积极创新品牌活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要积极传承和巩固传统的校园文化特色,兼容地缘文化和行业背景特点,体现时代发展方向,不断向已经形成的校园文化补充新内容,增添新形式,才能创造出与高等学校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全晨.论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2]唐晓育,白晓旭.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楼仁功,陈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4]周亚芳.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2).

文章来源于 人民网 期刊秀 《今传媒》 2016年第7期

阅读 101 次数